开篇的话: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
森林是天然的“大粮库”,蕴藏着丰富的食物。皂角米、板栗是可以饱腹的口粮,油茶果、山桐子能提供优质食用油,竹笋、菌菇是菜中珍品,天麻、石斛可做药膳佳肴,各类昆虫富含优质蛋白,蜜蜂逐花生产甜蜜能量……
贵州没有平原支撑,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森林覆盖率达62.81%,开发森林食品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与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截至2022年底,全省特色林业(竹、油茶、皂角、花椒、山桐子)产业基地面积达1152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和经营面积达2960万亩,为人们提供了品类多样、营养健康的森林食品。
从今日起,本刊将陆续推出“践行大食物观 向森林要食物”系列报道,看全省林业系统如何在保护中有序扩大林业产业基地面积、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森林生态食品供给能力,让更多“森林热量”与“森林蛋白”从林间走向餐桌,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好、更健康。
【“践行大食物观 向森林要食物”系列报道】
发展木本油料产业 保障粮油供给安全
贵州:向森林要食用油
食用油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木本油料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是我国保障粮油供给安全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
牢记“国之大者”,贵州结合国家战略和全省实际,将油茶、山桐子等作为木本油料重点树种,写入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和“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全省油茶基地面积已达369万亩、人工栽培山桐子面积达19万亩。
经过多年探索,全省木本油料产业已具有种苗培育、基地示范、科技研发等良好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以退耕还林、低产低效改造和国储林项目树种结构调整为主,以荒山荒坡、茶园套种、通道绿化、乡村绿化、“四旁”种植等为补充的原料基地建设模式。
黄果树迎宾馆用贵州山茶油产品制作美食。 吴浩 摄
—— 油茶产业 ——
全链提质升级 为粮油安全护航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走进黎平县,贵州侗乡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油茶苗圃基地一派繁忙,前来调苗的车辆排起了长队。
“大家不要急,排好队,登记申请的都有油茶苗。”“领了油茶苗回去一定要及时移栽,才能确保存活率。”“植苗的时候先要把茶苗扶直,再回填土。回填之后把苗轻轻地提起来,让土壤和根系充分结合,然后再二次回填把土压实……”苗圃基地里,中潮镇林业技术人员陈世龙正为农户发放优质油茶苗,并现场讲解种植技术。
“油茶苗都是免费领的,还有肥料补贴有技术人员教我们怎么管理,种好了有人收能卖钱,我们都特别愿意把自家的林地改种成油茶。”中潮镇上黄村村民黄承勇告诉记者,他在2018年种植的30亩油茶去年实现了初挂果获得收入近2万元,他的哥哥看到后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两兄弟今年一起申请了100亩的油茶种植项目,准备大干一场。
黎平县高屯街道富家榜村油茶基地。
据了解,黎平县是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近年来,该县从种苗端开始发力,围绕“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种植推广、技术培训”等方面,推进油茶产业提质升级。随着油茶种植和管护水平的提高,黎平县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亩地可以挣2000多元,村民种油茶的积极性很高。于是,家家户户都把自家房前屋后以及零星空地利用起来,种上了油茶树。截至2022年,黎平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41.2万亩,年产茶籽2万吨以上,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8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油茶种植规模最大县。
同样是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的天柱,共有油茶林39万亩,种植面积排全省第二。但这39万亩油茶当中老油茶林就有18万亩,因产量低下,无法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为此,天柱县决定实施低产林改造,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升级。
“去年我们争取并投入项目资金450万元,实施了75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改造效果好的地方油茶鲜果亩产量从以前的不足200斤提高到现在的600斤以上,亩产值从以前的不足4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0元以上。”天柱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昌选介绍,到“十四五”期末,天柱县将投入资金6000万元以上,以国家农业科技园社学街道油茶产业园为核心,创建高产油茶核心基地和老油茶林提质增效改造示范带。“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000亩以上高标准油茶种植示范基地5个、打造千亩油茶示范村20个,大面积的老油茶林焕发了新的生机,传统的油茶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袁昌选说。
弼佑镇漫山遍野的油茶产业。
再来看另一个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册亨。过去,由于加工能力不足,册亨大量的油茶籽低价销往湖南、广西等地,种植户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2017年起,册亨先后成立册亨县天香布依油茶有限公司和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从精深加工环节破题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我们说油茶加工往往都只想到榨油,但其实油茶加工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包含了鲜果烘干、茶籽储存、油茶提炼、茶粕利用、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方面。所以,我们在最开始布局加工的时候就决定要形成油茶三产融合立体延伸产业链,解决农户在种、产、销过程中的各环节问题。”册亨县林业局副局长杨飞说。
截至目前,册亨县仅弼佑镇就建成了油茶仓储中心4个,全县形成了从油茶采摘、脱壳、烘干、分拣、分级包装、贴标入仓存储、压榨油茶籽、辖区体系链剩余物的生物利用、统一质检、包装销售、咨询等为一体的油茶体系链运营模式,培育了“马岭河”“布依天香”等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22年,册亨县油茶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年产油茶籽1万余吨,油茶年综合产值达5亿元以上。
技术员(右二)在玉屏自治县油茶育苗基地给农民传授油茶苗管护技术。范晖 摄
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产品产量、产值效益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全省油茶基地面积达369万亩,有16个县(区)纳入国家油茶生产重点县,玉屏油茶产业园区荣获“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称号。全省现有油茶种植加工企业27家,其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8家,油茶鲜果年产量49.84万吨,加工茶油年产量2.38万吨,油茶果加工率达90%,从事油茶生产加工人员达16.2万人,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66.56亿元。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守都告诉记者,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列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由国家层面力推的经济林树种。贵州是我国油茶产业的传统优势发展区,今年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更是将贵州列入了我国油茶产业的核心发展区。下一步,全省林业系统将立足传统优势,补齐良种培育、基地管护、产能布局、品牌市场和金融联结等方面的短板,全力推进全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油茶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贵州力量。
农民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长征村油茶种植基地采摘油茶。龙元彬 谢慧芳 摄
—— 山桐子产业 ——
抢占发展先机 为乡村振兴助力
山桐子,是一种果实产量高、含油率高的速生乔木,盛产期每亩能产鲜果2000公斤左右,可产油200公斤,被誉为“树上油库”。
2022年以来,我省立足于山多地少、林地资源丰富的实际,大力推进山桐子产业发展。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我省成为全国首个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山桐子产业发展的省份。到2030年,全省计划发展山桐子产业基地500万亩以上,年产油达到20万吨以上。按目前我国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约30公斤计算,可满足667万人的食用油需求。
贵定县昌明镇山桐子种植示范基地。 贵州省林业局 供图
贵定县抢抓机遇,引进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山桐子产业。当前正值春季造林高峰,记者走进贵定县新巴镇乐邦村,看见老百姓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山桐子。“过年期间出去打工的人都回来了,15天就把公司流转的2000亩基地全部种完。又在自家茶园、刺梨园还有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种满了山桐子,按照42株一亩折算,现在村民自己种植的面积也将近3000亩。”乐邦村村支书陈国元介绍,发展山桐子产业在乐邦村的推进十分顺利,从2022年7月14日召开动员大会到7月18日,5天时间完成了2000亩土地的流转。
昌明镇猛安村的山桐子产业推进也很顺利,从2022年10月17日开工到11月底,45天时间,完成了掌虎坝基地2500亩的土地开挖平整和苗木移栽工作,原本的荒坡荒山和低效灌木林地全都种上了山桐子,目前存活率在90%以上。而整个贵定县,在春节期间完成了150万株苗木的栽种,目前全县山桐子造林已达6万余亩。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山桐子能得到贵定县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各村寨快速推进,主要是得益于产业发展的显著效益。
“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在发展山桐子,一是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基地,二是农户自栽自管。”贵定县林业局局长刘叶东介绍,规模化基地主要依托于国家储备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由项目公司流转农户林地并投资建设、管护,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种植、管护,项目公司支付劳务报酬。在昌明镇,掌虎坝和冲水库两个基地6500亩山桐子的种植项目共解决了520余人的劳动就业,发放工资275万元。待山桐子挂果后,项目公司将按照当年市场价格收购,扣除管护成本后,鲜果净收益(预计每亩3000元)归农户所有。
贵州林草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山桐子食用油。 贵州省林业局 供图
此外,山桐子适应性强、生长快,既能在茶园、刺梨园套种,又能在房前屋后、田边土坎种植。贵定县鼓励农户进行“两园套种”和“四旁种植”,由公司先行垫付种苗和肥料费用并按照成活率收取成本,成活率在50%以下的农户需承担全部费用、成活率在50%至69%的农户承担一半的费用、成活率在70%至89%的农户承担三成的费用,成活率达到90%及以上的农户一分钱都不用出。同时,农户与公司签订山桐子种植收购协议,自有的山桐子挂果后按市场价卖给项目公司,每亩收益预计4000元。这样的鼓励政策打消了农户的顾虑、有效保证了成活率,农户积极性高涨,只要有空地就全部种上了山桐子。
通过企业建设规模化基地带动农户自栽自管的模式,贵定县计划用2年时间种植山桐子40万亩,全县7.6万户将实现户均种植山桐子3至5亩。“第4到8年是初挂果期,预计平均亩产1000公斤左右,按4元/公斤计算,亩收益有4000元,实现户年均增收1.2到2万元。8年后进入盛果期,亩收益可高达8000元,户年均增收可达2.4到4万元。”贵定县委副书记罗仁伟说。
对于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种植山桐子的贵定县而言,现在的收益测算都只能是预期效果,种植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仁怀市给出了答案。2017年开始,贵州省仁怀市新华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退耕还林项目,在仁怀市合马镇陆续种植山桐子6800亩,2022年基地实现了部分初挂果,共采收鲜果3万公斤,项目公司按照4元/公斤的价格销售获得了12万元收入。
水城区野生山桐子硕果累累。 贵州省林业局 供图
“山桐子在贵州很多地方都有野生资源,我们水城区就有野生山桐子树约10万余株。也有老百姓种在庭院前,用来建房或者烧柴,虽然对果实的利用程度不高,但都知道产量很高。另外,山桐子属高大乔木,我们区有茶园面积10万余亩、刺梨面积38万亩,套种山桐子可以实现一地双收、地尽其用。所以我们在推广产业的时候,干部群众都比较认可和支持。”水城区林业局副局长黄优先介绍,依托丰富的野生山桐子资源水城区共建设了山桐子苗圃基地面积500亩、种植基地3万亩,到2030年全区山桐子种植面积将达40万亩以上,成为水城区主要支柱产业。
据了解,《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后,得到了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强化种苗培育、示范基地建设和加工研发,目前全省人工栽培山桐子面积已达19万亩,依托贵阳学院等科研院所,我省已完成山桐子成分分析与功能评价、山桐子油适度精炼工艺及设备集成,攻克了山桐子预处理、制油、精炼等多项精准化、稳态化关键技术,建成了山桐子中试车间,完成了山桐子油中试工作,山桐子油等产品已进入品鉴测试阶段。
“我们要积极践行向森林要食物的大食物观,还要通过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运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向人民群众不断提供种类更丰富、营养和健康价值更高的木本粮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向守都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春英
编辑 唐怒娇
二审 游正兰
三审 黄锐